编者语:
本文从宏观经济、金融状况、财政状况、国际收支、主权债务和双边经贸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美国私人消费因油价走低和就业广泛将继续扩张,将持续推动美国未来经济增长;美国进一步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温和;美国的经济增长前景比较乐观,中美贸易关系有望继续发展,总体风险尚可控。
文/中国信保《国家风险分析报告》课题组
经济与金融风险
随着私人消费的扩张,美国经济增长有望加速复苏。货币政策趋向收紧,强势美元将不利于出口,但短期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限。紧缩财政政策有利于限制债务水平上升,低油价也将促使经常账户赤字缩减,主权信用风险低。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取得积极进展,贸易摩擦总体可控。
宏观经济
经济上升势头增强。经历2010年以来缓慢复苏后,美国经济在2014年表现突出。2014年,美国实际GDP增长率达到2.4%。2015年第一季度,受恶劣天气、美元走强和油价下跌影响,美国经济整体表现温和。但美国经济内生经济基础依然稳固,低通胀有利于私人消费扩张。未来美国的实际GDP增长率有望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远超其他发达国家。
通货膨胀受到抑制,就业市场状况持续改善。受低水平国际油价的影响,美国通货膨胀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美国制造业继续扩张,失业率持续下降,美国国内消费支出明显增强,并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金融状况
货币政策逐步收紧。国际油价走低使美国通胀压力减轻,持续低于2%的目标水平,2014年美联储退出了持续六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力图稳定收紧货币,使货币制度回归正常,加息将以缓慢渐进的形式存在。
银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强。美国是金融体系最发达的国家,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不断加强金融市场监管,随着经济持续复苏,银行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信贷质量持续提高,具有较大倒闭风险的问题银行数量也大为减少。2014年9月,为提升银行业短期内抗击风险的能力,美联储等金融监管机构出台一项流动性新规,并于2015年1月1日生效,首次为大银行规定最低流动性标准,即用流动性覆盖比率来衡量银行的流动性资产是否充足。该新规与《巴塞尔协议III》中有关银行业流动性覆盖率的规定一致,但在某些领域更加严格。新规要求美国所有银行在2017年1月1日后完全达到流动性覆盖率要求。2015年3月,据美联储报告,在新一轮压力测试中,美国3l家大银行具有足够资本,能在经济严重衰退时继续放贷。美国银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强。
财政状况
财政收支状况明显改善, 赤字问题进一步缓解。随着经济上升趋势增强以及政府增收减支计划的实施,美国财政收支状况明显改善,财政赤字得到有效缓解。2014年,联邦政府财政收入为3.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9%;财政支出为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财政收入增长率远超财政支出,财政赤字大幅缩减,从2013年的6802亿美元降至4832亿美元,降幅达28.96%,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2.8%,自2008年以来首次低于3%的水平。2015年,尽管政府用于社会安全和医疗费用支出增加,但经济强势上升有助于税收收入增长,财政赤字有望进一步降低。2015年4月,美国国会预计,2015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2.7%,较2014年进一步降低。
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限制债务水平的上升。美国债务规模不断膨胀,近年多次触及债务上限,不仅影响美国经济增速,也不利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国政府自2013年起实施紧缩财政政策,致力于改善财政赤字状况,降低债务上升的幅度。
国际收支
美元指数强势上升。2014年,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意味着不再以购买债务的方式增加流动性,经济向好又使加息预期上升。与此同时,欧洲央行却屡次降息,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日本也推出自己的量化宽松政策。诸多因素使美元指数走强。
经常账户逆差有所扩大。美国经常账户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主要原因在于商品贸易逆差规模较大,近年美国页岩油气开发减少了能源进口,使贸易逆差状况有所改善,经常账户逆差也因此收窄,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2014年,美元走强使进口需求增加,同时也抑制出口,商品贸易逆差扩大,导致经常账户逆差规模达到4123亿美元,同比增加3%,但占GDP的比重仍保持在2.4%的水平。2015年,尽管美元强势仍不利于出口,但油价走低使进口能源费用降低,美国国内页岩油气生产也降低了能源进口,商品贸易逆差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国际储备水平大幅减少,对外融资仍可平衡国际收支。2014年,随着商品贸易逆差的扩大,美国的国际储备大幅减少,从2013年的1445.8亿美元降至1300.9亿美元,降幅为10%。美国国际储备仅能满足不足一个月的进口用汇,虽然表面上看很低,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重要地位以及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深度,使美国有强大的吸引外资的能力,通过发债可获得巨大的外部流动性,较易满足对外融资需求。
主权债务
主权风险低,未来展望为稳定。2014年,三大评级机构维持对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不变,惠誉将评级展望由负面上调为稳定,反映出主要国际评级机构对美国经济形势和增长前景的认可。
短期债务水平较高,偿付压力趋向减轻。随着外债不断攀升,美国外债期限呈现短期化的特点。2014年,美国短期外债达5.1万亿美元,占外债总额的比重为31.6%,占国际储备的比重为3920%。尽管短期债务水平较高,但债务偿付压力已趋向减轻。低利率和高流动性的债务市场,充分保障了美国的融资需求。
债务水平有所上升, 但可能出现拐点。近年,随着财政由宽松转向紧缩,美国公共债务水平继续有所增长,但增势已明显减缓。2014年,美国公共债务为12.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70%,远低于2009~2012年平均18.6%的增速。尽管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从2013年的72.2%,提升至74.2%,但上升幅度有限。美国页岩能源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明显减少经常账户赤字,并限制对外负债水平的上升,在财政不断巩固的预期下,债务水平趋向逐步下降。
双边经贸
中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中美经贸合作继续深化和发展。中美双边贸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贸易总额达到5550亿美元,同比增长5.4%。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中美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贸易不均衡,中国一直有较大的贸易顺差。
贸易摩擦发生较为频繁,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中美双方已在互补的基础上形成了日渐增强的竞争关系,在中美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的同时,贸易摩擦也从未间断。近年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案件频发,对中国产品出口美国造成较大障碍。2014年,美国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和涉案金额最多的国家,立案数量和涉案金额分别为2013年的四倍和13.6倍。但由于中美经贸互利共赢的本质不会轻易改变,两国经贸关系不存在较高的系统性风险。
中美相互投资快速发展,中国对美国投资所受政治阻碍有望进一步改善。近年,中美两国相互投资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底,中美双向投资累计已超1000亿美元。2014年,美国继续作为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地之一,在华新设立企业1 1 7 6 家,同比上升10.8%。对华实际投资26.7亿美元。2014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金额为52亿美元,增幅达27%,美国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安全审查、出口管制等方面。目前,中美投资协定谈判正在积极进行。2015年6月的第19轮谈判首次交换了负面清单出价,并正式开启了负面清单谈判,谈判进入新阶段,为正式达成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奠定了决定性基础。一旦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的双边投资协议达成,两国企业将获得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切实提升中国投资者权益保障水平。
风险展望
从上述宏观经济、金融状况、财政状况、国际收支、主权债务和双边经贸六个方面来看,美国私人消费因油价走低和就业广泛将继续扩张,将持续推动美国未来经济增长。美国进一步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温和。因此,美国的经济增长前景比较乐观,中美贸易关系有望继续发展,总体风险尚可控。
商业环境风险
税收体系
税收制度复杂、健全。美国现行税制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辅以其他税种构成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险税、销售税、财产税、遗产与赠予税、消费税等。美国实行分税制,税收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征管,联邦政府主要征收联邦所得税、财产税、遗产与赠予税,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和公司所得税分别约占联邦政府总税收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六分之一。州和其他地方政府主要征收州所得税、消费税及财产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二任期继续推进税制改革,主张降低企业税并扩大税基。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15年营商环境指数中的缴纳税款这一分项指标,美国在189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47位,比2014年排名下降了三名。
投资便利性
货币兑换自由,利润汇出较少受到限制。美元是可自由兑换货币,美国对非公民的利润、红利、利息、版税和费用汇出没有限制。美国只对部分国家实施贸易制裁和禁运,如俄罗斯、朝鲜等国,限制包括贸易支付、汇款和其他类型的合同和贸易交易。
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规模不断扩大。近年,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FDI重新回升并不断扩大。美国的FDI主要来源于发达国家,日本、瑞士、加拿大、荷兰、法国占美国FDI总额近70%,投资领域集中在制造业、批发贸易、金融与保险、信息业等。优越的投资环境,使美国长期作为世界第一大引资国。2014年在联合国发布的报告中,美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排名第三位。鉴于美国经济增速将快于其他多数发达经济体,未来美国有望再度成为全球首选海外投资目的地国。
外国投资实行自由政策, 但国家安全审查相对严格。作为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美国对外国投资长期实行自由政策,给予国内外企业平等权利,仅在涉及国家安全的一些领域设有限制,主要包括航空运输、通讯、水电、核电、沿海和内河航运等。在联邦政府层面,对外国投资实行地点、行业中立政策,不出台针对特定地点、特定行业的具体优惠措施。而各州及地方政府对外资的态度比较积极,往往根据当地情况出台税收优惠、土地补偿等投资促进政策。相较于创建型投资,联邦政府更重视对并购型投资的审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外资并购交易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其自由裁量权较大,并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成为近年外国投资,尤其是中国投资的主要障碍。
基础设施
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美国劳动力充足,且劳动力素质高。2014年,劳动力总数为1.56亿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年均增长速度高于七国集团其他成员。但美国单位劳动力成本偏高,超过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
美国交通设施发达完善,并正在开展更新换代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美国拥有世界最发达完善的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系统。近年来,这些交通设施更新换代的需求较高。2014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一项为期四年、斥资3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拟重建美国高速公路、桥梁、铁路等交通设施。
电力供应充足,通信发达。2013年,美国净发电量达40.6亿兆瓦时,且电价相对便宜,平均工业电价仅为6.82美分/度。美国拥有技术先进且功能多样的电信市场,通讯业各项指标均居于世界前列:美国的固定电话用户居世界第二位,移动电话用户居世界第三位,互联网网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行政效率
政府办事效率较高。以世界银行2015年营商环境指数中的开办企业为例来考察美国政府的办公效率,美国在全球189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46位。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一位企业家要开办并正式运营一个工业或商业企业时,官方正式要求或实践中通常要求的所有手续、完成这些手续所需的时间和费用以及最低实缴资本。
腐败程度较低。美国行政清廉程度在世界处于偏高水平,腐败程度较低。但由于在反洗钱问题上执法力度偏低,美国政府的清廉程度在发达国家中并不处于前列。
文章来源:《国际融资》2016年第12期